成都网络理政 54亿条数据大会战!

成都网络理政收获了一张张亮眼的成绩单,“互联网+政务”领域十佳优秀案例,中国网络理政十大创新案例,中国政府信息化管理创新奖……一个个奖牌荣誉的背后呈现的是近年来成都市政府治理思维的转变。

2019年11月4日,人民日报聚焦成都的网络理政工作,认为“不仅是成都适应时代要求、顺应群众期待、实现改革发展任务作出的积极探索,也是成都创新行政方式,提高行政效能,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的生动实践。”

一组数字让你更了解成都网络理政工作,成都着力打造高效能,一体化的“11637”网络理政框架体系,全方位推动网络理政,不断提升城市治理水平。

“1”,以网络理政中心为城市管理“大脑”、应急指挥“中枢”、社会诉求“总客服”

“1”,以市政府门户网站为总入口

“6”,以全市统一的社情民意受理平台、领导理政办公平台、行政审批平台、便民服务平台、综合行政执法平台和信息公开平台为功能支撑

“3”,以政务云平台、大数据中心和网络理政融合服务平台为技术支撑

“7”,构建诉求办理、办事服务、沟通互动、政务公开、数据分析、解读回应、评估考核七项工作机制

(一)建设全市统一政务云

打破“信息孤岛”

2017年9月开始,统筹建设全市统一的政务云,将市县两级政务部门非涉密应用系统迁移上云,全市电子政务基础设施实现集约建设、共享共用,打破“信息孤岛”。

此外,出台《成都市电子政务项目管理办法》,统筹全市电子政务项目建设,避免重复建设和“数据烟囱”,两年共审结电子政务项目214个、审减资金2.88亿元。

出台《成都市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工作方案》,全面清理市本级“信息孤岛”,市级系统停用224个、整合21个。出台《成都市公共数据管理应用规定》,推动数据资源整合和共享开放。

目前,全市政务云基础平台共承载1063个系统,包含74个市级部门546个系统、22个区(市)县517个系统,基本实现全市各级政务部门基础设施统建共用,每年减少财政支出1亿余元。

(二)开展数据大会战

2018年10月开始,市网络理政中心全面接入市县两级相关业务系统、全面清理和录入43个市级部门改革开放以来历史数据,广泛汇聚政府、企业和社会54.35亿余条数据资源,形成城市数据资源池。市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日均交换数据3600万条,支撑跨部门、跨区域、跨层级业务应用,共享数据从2.7亿条增加到192亿条、向社会开放数据从2200万条增加到1亿条,为新网银行、成都银行等信用贷和一批大数据企业提供数据服务。

成都市公共数据开放平台

在“2019年中国数字政府服务能力评估”结果中,成都在省会城市政府网站评估中位列第一,这是成都连续两年获此荣誉。

2019年12月23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考察了成都网络理政中心,鼓励道,“让企业和群众办事不求人、办成事不找人,这是真正的阳光服务、温暖服务。”

(三)推动数据融合应用

2019年3月起,网络理政中心充分利用各类应用场景快速搭建和拓展迭代的特点,以应用场景驱动数据融合、以数据融合赋能智慧治理,发挥部门、行业、企业各方面积极性,一年来,打造出城市级、部门级、支撑级智慧应用场景34个。

成都市网络理政中心作为城市的“智慧大脑”,在今年屡屡刷出存在感。节假日时,这里能现场调度旅游市场和交通保障等各项工作,从武侯祠到西岭雪山,从交通秩序到人流数据,通过一块243平方米大屏都能实时监控。项目攻坚时,这里能直观查看到全市22个区(市)县重点项目投资情况,还能查看具体项目的基本信息和当前进度。

移动鼠标,各类数据“应有尽有”:经济运行指标、世界500强落地情况、专利申报情况……“创新”让成都的政府治理更高效,让城市运行更智慧,让市民和企业办事更省心。

事实上,成都正大力推广应用“互联网+”的方式开展现场办公,比如应用于重点项目竞进拉练、“双盲”演练等等。

网络理政用智慧书写成都城市创新发展的实践探索,用机遇赋予城市可持续发展

的生机和活力,用“互联网+”成就城市高质量发展和高效能治理的最大增量。

“互联网+监管”场景

(一)政务服务“一网通办”

在成都,办事超方便!

什么是天府蓉易办?

“蓉易办”是我市政务服务和营商环境品牌。

——蓉:代表成都,也通“融”,代表融合,即服务渠道融合、业务流程融合、平台支撑融合。

——易:“AI+政务”融合应用与创新,实现企业群众办事易、窗口人员审批易、部门和政府领导监管易。

——办:一网通办、一窗通办、一次办好,实现“办事不求人,办成事不找人”。

那么“天府蓉易办”能帮我们办什么事呢?

在“天府蓉易办”微信小程序企业版里,最新开通了“首页”“服务”“发现”及“我的”4个一级栏目;在“特色服务”“我要办事”“政策容易享”等14个二级栏目下包含了39个三级栏目,开发具体功能模块160余个,接入各类服务事项共127个。企业办事需要的功能,这里都能找到,真正做到“办事不找人”,只找小程序。

疫情以来,还实现了开通“天府健康码”,发放消费券,有效促进群众生产生活有序恢复。截止目前,蓉易办总访问量已达715.89万,总访客人数78.62万,总注册用户44.38万。

“天府蓉易办”微信小程序企业版

它有多方便呢?使用“天府蓉易办”,“营业执照”1小时拿证,2小时取章不是梦

“成都速度”提起来

今年,成都“天府蓉易办”微信小程序顺利上线,首次实现了20余个市级部门的120余项涉企服务事项一站式接入开通。

此外,四川政务服务网成都分站点的上线,建设政策蓉易享(政策和企业双画像)系统,为企业快速精准查找、匹配和享受政策提供了便捷工具。智能客服、电子证照等支撑应用更是让“蓉易办”一键到位。

通过“天府蓉易办”综合服务窗口,可以实现企业和群众办事“上一张网,办所有事,最多跑一次,一次能办成”的“不见面审批”。

目前“蓉易办”已启动第二批政务服务事项梳理和平台功能扩展优化工作,已精细化梳理政务服务事项166个,其中市级部门66个、区(市)县100个,将辐射更多受益群众。

(二)城市运行“一网统管”

这样的智慧城市你了解过吗?

在一座城市里成千上万的摄像头,各种各样的传感器,组成了城市的神经感知网络,每时每刻都有大量的数据产生、存储,然而,把这些数据变成城市管理部门的决策与行动,这中间还需要一个“城市大脑”打通城市管理的神经末梢。

“一网统管”

采用“打管道、架立交”方式,全面解构整体政府运行逻辑和部门系统关联关系,形成政府职能六大智慧应用体系,集成全市300余个信息系统和724类一线生产数据,接入9.5万路视频摄像、物联感知设备信息,打通“城市大脑”到城市管理和服务的“神经末梢”,将“单打独斗”业务重构为“协同联动”场景,形成“全天候能在线监测、能分析预测、能应急指挥”的智能城市治理运行体系。

疫情发生以来的日日夜夜,四川和成都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服务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复产工作,打了一场恢弘的数据“大会战”,构筑起一道坚实的“数字防线”,推动了复工复产和经济社会恢复发展。

与时间赛跑:运用大数据

把潜在的风险人员“找到

疫情发生以来,成都市政务服务管理和网络理政办公室通过大数据密切关注着每日疫情病例、疫区来蓉人员、确诊病例轨迹等40余类数据,每天向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呈送疫情数据分析报告,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

基于大数据的这份分析报告受到成都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的高度重视。在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役中,大数据应用为我们的家园构筑起一道坚实的“数字防线”。

“一码在手,出行无忧”

破解人员返岗与疫情风险的矛盾

2月12日,党中央强调在确保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分类指导,有序推动,各类企业复工复产,人员流动和聚集则会带来疫情防控风险升高。

怎么破解这一难题?

目光转向大数据,一个以大数据助力复工复产的恢弘序幕就这样拉开,成都健康码也应运而生。在成都,基于“天府健康通”健康码等疫情防控大数据,各地各部门还积极开发出复工复产、访客登记等典型应用。

成都市住建局依托全市各建筑工地人员管理系统叠加市健康码应用,开展工地人员每日健康状况比对核实,出入健康码自动识别登记,“人员一扫码,信息立刻与市上的疫情防控大数据资源库比对,健康状况有问题,就会报警提示。”

目前,“天府健康通”信息系统及多语言版本,已全面推广应用三色健康码,实现与国家、省码互认互通。“天府健康通”健康码用户达2215.06万个(其中,境外健康码用户10439个),均由个人申报信息与疫情防控大数据比对校验生成,开发拓展应用二十余项,极大地方便了蓉城千万人出行。

(三)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群众烦心事,一键有回应!

12345

企业开办8小时办结,“两拆一增”对违建动真碰硬,公交接驳满足群众需求的最大公约数,每天有100~140名工作人员在听民意、解民忧,每天有1万余件广大市民的来电、来信得到回复,只要群众有需求有意见,哪怕在大年三十拨打12345,电话那头也永远有人接听。简单问题5个工作日内办理回复,复杂问题办理回复最长不超过20个工作日。没有门槛、不设语音导航、全天候人工服务……在成都,无论是市民群众,还是企业机构,只需要拨打“12345”,即可反映困难、问题和提出意见、建议。

“一网通办”“一网统管”效果如何?社会诉求的受理和解决就是检验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城市运行“一网统管”等工作成效的标准和发现问题的来源。通过整合84条市级非紧急救助类服务热线,实现了社会诉求12345“一号通”,搭建了集市委书记信箱、市长信箱、2643个县乡两级领导信箱、12345市长公开电话于一体的全市统一社会诉求受理平台。

现在每月月初,成都市市长办公会上,都有一项固定流程:通报市、区(市)县、乡镇(街道)三级领导的批示情况;汇总各级各部门对群众和企业诉求办理回复情况;研究分析上个月群众诉求量排名前十、不满意件排名前十以及“企业诉求”专版情况。凡是群众满意率低于85%的单位不仅要点名通报,还要约谈。2016年10月以来累计受理诉求1000多万件,目前日均受理1.5万件、诉求解决率87.67%、满意率93.14%。

几年来,群众和企业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一个电话、一封邮件都能得到解决,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

很多人关注的微信公众号里多了“平安成都·蓉警服务”、数以万计的成都市民在天府新区刷脸就可办理旅店入住和购票乘坐长途汽车……家住天府新区的邹女士觉得成都越来越智慧了,忘带身份证出门时,拿出手机进入“天府网证”便能人脸识别,“刷脸”取代刷身份证,快速办理入住和购票乘车。构建一个更温暖、更智慧的成都,网络理政发挥了不小的作用。

许多市民在网络理政平台上反映,小区既有住宅增设电梯工作难度大、进度缓慢,2019年,市住建局起草并以市政府名义出台文件,把2008年7月以前的4、5层既有住宅增补纳入20万元/台的政府补贴范围,目前电梯已经安进了许多老旧小区。

从群众一个电话,一纸诉求,一条留言的高效办理,到全方位网络理政框架体系的构建和系统推进,成都正书写着创新行政方式提高行政效能,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的生动实践。


Leave a Reply 0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