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庸置疑,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了解世界、认识世界的重要工具之一。不过,互联网在提供快速分享与交流的传播平台的同时,也可能形成一些失实的舆论“假象”。比如,“三人成虎”的网络谣言事件,几经波折的舆情反转事件,等等。这些“假象”在内容上是指一些失实的新闻报道,或者事件真实但却并不符合事物本来面貌的新闻报道。而无论哪种情况都会给公众的认知造成困扰。
按照美国著名政论家李普曼的观点来看,大众传播带给人们的只是真实世界的“虚拟环境”,很多时候互联网就像一面凹凸不平的透镜,放大或缩小地歪曲呈现着舆论影像,而这些网络不实信息的存在,正成为网民了解真相、提升认知的最大障碍。本文将从五个方面探析网络舆论“假象”形成的原因。
1.信息表达有话语权之分
虽然每个人在网络中都拥有平等的表达权,但是言论影响力却差别较大,比如拥有千万级粉丝的微博大V与普通网民,其发声对舆论走向的影响差别可想而知。而话语权不平等的现象却是网络世界的普遍现象。目前,网络言论的主流由中产阶级等社会精英群体掌握,虽然草根阶层人数居多,但是少数派的精英阶层依靠其社会地位、个人名望,通过更强的吸粉能力不断扩大话语权。由此也造成了中产阶层的问题更易受到关注,底层问题却难以被揭示。
比如,“剩女现象”近年来一直被媒体大肆炒作,使公众认为这是社会中存在的一大难题。但是有学者指出,“剩女”只是个假命题,所谓的“剩女”多数为城市“三高”(高学历、高收入、高职位)人士的未婚女性,她们只是存在不愿降低择偶标准的问题,而处于农村底层的大量“剩男”无法婚配的问题,才是社会真正需要解决的难题。但是,无论是媒体报道还是话题讨论,对于农村“剩男”问题的关注都要远远低于城市“剩女”问题。而舆论对真正问题的认知会产生偏差的原因在于,作为中产阶层的“剩女”群体拥有更强的话语权。
2.感性诉求先行于理性探究
网络舆论场是一个情绪场,具有社会情绪“解压阀”的作用。感性情绪的发泄往往要比理性信息的探讨更早地出现在舆论场上,网络表达模式也常常表现为观点先于事实、情感先于理智。尤其在自媒体时代,社交媒体的繁荣发展,都旨在令公众的情感诉求获得迅速分享,无论是朋友圈晾晒的“小确幸”,还是直播平台演绎的“自说自话”,都使个人情感诉求得以释放。而图片、视频、语音等多媒体形式,则能更大程度地唤起他人的情景体验,感受和体验成为了舆论的首要趋向,理性思考反而显得没有那么重要。
很多网络红文都深谙此理,比如,近日被刷屏的《北京,有2000万人假装在生活》,尽管文中的描述被不少人吐槽“以偏概全”、“认识偏激”,但是因其将时下流行的“情怀”和“扎心”的现实进行糅合,成功令公众感性情绪喷发。而一些舆情事件也都发源于此类“抒情性”文字,如在“罗一笑事件”和“中关村二小霸凌事件”中,涉事的两位家长深情发帖《罗一笑,你给我站住》、《每对母子都是生死之交,我要陪他向校园霸凌说NO!》,这些文章无论在标题拟定上还是内容行文中都成功挑起了舆论情绪,从而得以疯狂传播。
3.“假新闻”泛滥消弭受众耐心
随着各类媒体融合进程加速,再加上新媒体和移动媒体的广泛使用,一方面使得信息传播方式更加多样、新闻来源更显繁杂,媒体对新闻报道真实性的把控愈发困难。另一方面,由于信息的加速传播,对新闻时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媒体极易出现因追求时效性而忽视真实性的问题。此外,部分媒体还可能因商业利益驱使而一味迎合受众口味,或者刻意炒作制造噱头,放弃了新闻职业操守。以2016年春节的“上海女逃离江西农村男友家”事件为例,这本是发布于论坛中的虚构故事,但是有媒体未经采访和核实,就将其作为新闻进行报道,制造了一起著名的“假新闻”事件。
“假新闻”一旦产生,那些极具冲击力的内容借助便捷的传播方式很可能瞬间人人尽知,其所酿成的危害会随着传播范围的扩大而愈发明显,最重要的是,“假新闻”消弭了受众的耐心,使得揭示真相的成本也随之增高。
4.“碎片化”传播难以再现真相
目前,浅阅读方式逐渐成为主流,如一条微博的字数仅限于140个字,一篇微信文章为保证阅读效果也限于千字以内。仿佛短小简悍的文字更受欢迎,长篇大论的文章反而很难有人耐心看完。因此,信息传播与接收越来越倾向于“速食化”,信息提供者需要把最“抓人眼球”的字眼提炼出来,而不得不舍弃一些次级重要的内容,这样就导致了信息的不完整,传播时“碎片化”现象严重。
传统媒体时代,一篇深度报道就可以全面揭示事件的来龙去脉。而在新媒体时代,囿于篇幅要求与阅读习惯,受众为寻求事件真相,往往需要从各种信息渠道不断搜寻与拼凑。因为重要的信息内容零散分布于海量的网络信息里,打捞新鲜、有用信息的难度不言而喻。事实上,最后的情况往往是,很多网民就像“盲人摸象”一样,只了解到事件的不同片段,并不能真正认清事实全貌,而基于不完整信息的舆论讨论也极易酿成舆情事件,偏离正常发展轨道。
5.“信息茧房”加剧非理性表达
目前,以用户体验为中心的传播模式已经成为信息分发的主导方式。互联网每天产生数以亿计的海量信息,为了节约用户选择信息的时间成本,互联网公司纷纷通过智能化算法进行数据挖掘,越来越灵敏地感知受众的兴趣需求,并据此为受众挑选和推送其感兴趣的资讯。然而这样就使得受众只能关注到符合自己口味的信息,停留在自我愉悦的小世界中。长此以往,受众的认知便局限在一定范围内而难以升级,从而失去了理解他人和产生共情的能力,就像蚕茧一样被桎梏于“信息蚕房”之中。
这种信息接收偏差容易加深受众的固有偏见,受众往往将与自己观点相左的信息“拒之门外”,导致真相迟迟未能落地。受众原有的刻板印象会更加轻易地操控自我的情感好恶,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非理性情绪的表达,使得舆情爆发之后舆论被非理性的声音裹挟,令事实真相的揭示变得更为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