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专家不要建议”话题的生成因素及舆论表达背后的影响力

前几天,网络上关于专家建议的话题被议论纷纷,先是专家提出的关于购房等相关建议,如“专家称买房比租房划算”、“专家不建议年轻人掏空六个钱包凑首付”、“专家称今年6到10月是购房好时机”等相关建议纷纷登上了各大平台的热搜榜单,甚至有的建议冲上了热搜榜第一。当这些建议成为网络中热议的对象后,一则关于“建议专家不要建议”的话题横空出世,再次引爆了专家建议相关话题的讨论热度。专家建议为何能够引发公众讨论、刺激公众敏感神经,甚至是能够引发公众诟病,透过网络舆论的分析可以窥见一二。本文立足于对相关话题的舆情传播以及舆论表达等相关内容的分析,探讨专家建议与公众利益之间存在的隔阂及在当下社会公众的认知变化以及舆论话题背后的实质影响力等方面的内容。

5月19日,《多财多议》节目中专家提出了关于买房、租房的一些观点,这些观点一时间演变为网络中热议的新闻话题,从这一节目中总共提炼出以下几个热议话题,即“专家不建议年轻人掏空六个钱包凑首付”、“专家建议买房月供不超过收入一半”、“专家说买房是强制储蓄手段”、“专家称买房比租房划算”,这些相关领域内专家的众多建议涉及到与网民息息相关且较为敏感的住房问题,因此在网络中成为被热议的对象。

其中不乏一些自媒体对这些专家意见的解读,更加带动了网民讨论的积极性。在众多专家建议被讨论之后,“建议专家不要建议”的话题再次生成,并且在当天及次日形成了较强的关注热度,舆情进一步演化。

总体来看,这些话题的舆情热度演化持续了将近两天的时间,不管是新闻媒体还是自媒体都介入了其传播过程,成为引发讨论的重要推动力。

透视“专家建议”话题舆论反馈中的网民态度以及社会矛盾“专家建议”话题中,其背后意见不管是希望网民买房还是希望网民理性买房,都会引发公众的极大不满。

从网络舆论的反馈中来看,大部分网民面对高房价的不能承受之重,都自觉站在相对弱势的社会地位,抨击普通民众其实就是被当作韭菜,其中饱含了强烈的无力感和愤怒感。

专家以其专业性提出的行动建议并没有得到公众的共鸣,没有切实照顾到公众的利益,反而引发了公众的诟病,其影响不仅仅是在舆论场内激发民愤,而且进一步削弱了专家这一群体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除了这些之外,透过舆论反馈我们也可以明显地感受到舆论场内凸显出来的社会矛盾,其实质仍是社会阶层下的贫富分化矛盾,普通打工人的工资难以追赶房价攀升,阶层之下的社会矛盾凸显无疑,例如类似指责专家们“何不食肉糜”的言论不断涌现。

“建议专家不要建议”话题的媒体观点以及舆论影响随着一系列专家建议的出现,不断刺激网民的敏感神经,专家建议仿佛成为一个负面性的话语,在舆论场内的权威性逐渐消解。因此,民间舆论场发起了“建议专家不要建议”的对抗式的网络话题,而这一话题一出现,就在网络中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产生了强烈的共鸣。除了网民之间的共鸣式互动之外,一些新闻媒体也对这一话题展开了评论。

其中,光明日报发表题为《读懂“不听建议”背后的诉求》的评论文章,文章中明确指出“‘专家’及其所可能代表的知识群体、智库群体、咨政群体,并没有和普通大众同理共情。因而,‘建议专家不要建议’的建议背后,是公众尤其是年轻人期待自己遇到的问题‘被看到’、被‘以合理方式关注’、被‘真诚而有意义的对待’的诉求……”;红星新闻发表题为《“建议专家不要建议”,网友为什么听不进去话?》,文章中指出“说话的专家、听话的民众,都需要培养一种‘公共意识’,知道如何去阐述和理解‘公共话题’……”。从媒体评论文章中来看,他们更多扮演着弥合两者之间隔阂的角色,积极往交流互动、理性表达的方向上进行议题设置。虽然建议专家不要建议带有戏谑性的民众态度,但是其背后所形成的舆论背后的影响力却是不容小觑的。

这种影响力是表现在多方面的,首先,这反映出当下民众对以往以为带有权威性知识的反叛,基于自身利益之下的网民们自觉自省意识不断汇集,但是这往往会因为边界的模糊而造成两者之间非理性化的对立;其次,这反映出在公共议题之下不同群体之间存在明显的错位感,进而无益于公共议题的解决,反而进一步激化了社会矛盾;除此之外,这也反映出当下普通群体内心的社会焦虑感,这一话题的出现实质是上公众社会焦虑的自我疏解的一种方式,但是当生活中的种种压力一旦被触及,尤其是被一些可行性较低的解决方案触及时,这种焦虑便会被极大地释放。


Leave a Reply 0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