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互联网时代每个人都有15分钟的成名时间。对于一个人如此,对于一个地方更是如此。身处舆论场,一起舆情、一次热搜、一场风波,都在影响着一个地方的舆论形象。对于一个地方而言,想要塑造地方形象、优化舆论环境,拥有“舆论情商”至关重要。舆情事件犹如一把双刃剑,应对得当有可能催生一座网红城市,带来“泼天的富贵”;反之,有可能让城市陷入舆情风暴,影响城市的舆论环境。良好的舆论环境代表着一个地方的形象力、品牌力、生产力、竞争力,与自身的营商环境优劣密切相关。我们从四个维度,分析舆论环境与营商环境的关系。
一、舆论环境反映干部作风
如果一个地方的干部言行频繁陷入重大负面网络舆论旋涡,作风上还停留在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势必会影响一个地方的招商引资和经济发展。过硬干部作风是营商环境最好的“金字招牌”,而舆论环境则是干部作风的“晴雨表”。比如记者在突发事故中采访遇阻,被强行劝离的蛮横行为;比如“喝茅台也能喝死人”的雷言雷语;比如“我还有两个月就退休啦,不该过多地问这些事情”“别找我,我不懂法”的粗暴回答。看似是一次个例,看似是一种偶然,其实背后隐藏着没有浮出水面的隐患,暴露出当下个别领导干部“舆商”不高、认识不足的缺点,队伍中存在作风松懈、权力傲慢、监督缺位等现象。个体所产生的污点,总是被反复提及,放大到地方的身上。网友会因为一起舆情事件,对一个地方留下不好的印象。如果这个地方频繁发生有损舆论形象的事件,必然会在网友心中“添砖加瓦”,不利于地方形象和舆论环境。
二、舆论环境折射政务水平
作为企业,最在乎的是政府部门的行政效率,能不能办事、好不好办事。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不仅线下在检验,线上也有反馈的声音。网上的声音是对现实问题的反映,汇集着社情民意,折射出政务水平。从正面说,一个地方是否在主动拥抱政务服务改革,能不能“码上办”“马上办”“最多跑一次”,有没有企业诉求“绿色直通车”“一口收办”,敢不敢接受电视网络“问政监督”、企业“问卷评议”,各部门领导有没有化身“助企服务官”与“店小二”,都彰显着这个地方的营商环境好不好。若是扎扎实实让企业感受到了便利,就好像一扇扇蕴含风景的窗口,大家自然会不断口口相传,进而能吸引更多企业项目投资入驻。
从反面说,若一个地方的“网络贴吧”充满了举报和投诉,也间接说明当地的各项政策执行不到位,政务服务水平存在差距。而且,当发生重大负面网络舆情事件时,网友会观察当地的处置态度、速度与方式,那些频频出错、火上浇油,引发次生舆情效应的地区,往往暴露出责任不明晰、推诿扯皮不担当等更深层次问题。对于政府职能部门而言,舆论的风评在关键时刻、也在漫长积累,在线上、更在线下,最需要练的是内功、是硬功夫。
三、舆论环境彰显一方水土
在互联网时代,新闻传播在互联网,网友活跃在互联网,谁能在互联网上占领了高地,谁就下好了“先手棋”。有学者曾表示:“营商环境是一个360度的立体系统,包括法治、政务、产业、自然、社会、开放和舆论等多个子系统。”其实,这一切的核心是人,既是当地的政府部门、党员干部,也与当地的舆论、当地的群众紧密相连。说到底,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事事关系营商环境。“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每一处气质不同的水土,就是对企业吸引力不同的水源。
城市IP是对城市历史文化、特色产业、资源要素的总结提炼,是一个城市最具识别度的特征,是衡量营商环境是否友好的一个重要标志。比如,在大部分网友的惯性思维中,天津人的乐观,四川人的松弛,以及北方的酒局、南方的茶座,在经营企业时给人的体验都大不一样,还有合肥的最牛风投、“只有河南”的文化厚重、“来了就是深圳人”的拼搏奋斗,甚至深圳卫健委账号、洛阳汉服,开封实景演出等等,也都可以是加分的一笔。这并不是“地域黑”或“地域粉”,而是互联网、以及人性皆有“贴标签”的本能。一个好标签贴上去很难,一个坏标签想撕下来更难。
四、舆论环境影响未来发展
营商环境就如同阳光、水和空气,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时时刻刻也离不开。舆论环境作为意识形态的一种呈现形式,与一个地方的高质量发展相伴相随、相辅相成。人们的思维受纷乱复杂舆论环境影响,会使人们的态度变化,产生不同的方向。当一个地方拥有好的舆论环境时,就更容易兴起势来,在充分激发企业活力、虹吸重大项目、加快产业延链成群等方面,其正向功能和引导作用不可估量。从另一方面来说,如果经济市场健康、活跃,就会推动舆论环境更加包容、理性,也会促进政府部门更加开放、高效,这样的地方必将拥有美好的前景。先有梧桐树,才有可能引得凤凰来,而不能反其道而行之。这就是营商环境的重要性,也是改善舆论环境的必要性。舆论环境是软实力,像镜子、像桥梁,能够成为经济的“助推器”、社会的“润滑剂”、发展的“温度计”。良好舆论环境的营造,需要多方的不懈努力。
从整体上来说。清朗网络空间也是优化营商环境,在互联网培育尊重民营经济创新创业的舆论环境,很有必要。近期,国家网信办聚焦破坏营商网络环境突出问题,持续深入开展“清朗•优化营商网络环境-整治涉企侵权信息乱象”专项行动,对抹黑诋毁企业、企业家形象的行为予以治理,依法依规查处一批散布虚假不实信息、谋取非法利益等涉企违法违规账号。这是落实从政策和舆论上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的重要举措,对于进一步提振企业信心具有正面意义。从各地方来说。一方面要自觉接受舆论监督,将舆论监督作为“诊脉开方”的宝贵契机,对照反映问题,逐一改进。一方面要善于处置与化解重大负面网络舆情事件,坦诚公开地直面现实,不遮不掩、客观公正追究责任,与网络舆论做到同频共振、并向而行。另一方面还要善用网络媒体平台宣讲政策举措,讲好本地特色故事,挖掘城市精神气质,展现一个地方的风貌与格局,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助力。从每个人来说。企业关乎民生、关乎就业、关乎财政、关乎你我。如今,我国有民营企业5517.7万户、个体工商户12527.3万户,民营企业是稳就业的主力军,中小企业提供了80%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从这个角度讲,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体验者、建设者和受益者。一个笑脸、一次援手,都能带来温暖,这些流淌在心间的暖流,一定能催开良好舆论环境的花朵。重视舆论环境在优化营商环境中的作用,怎么强调都不为过。因为,这不仅关乎地方形象、关乎企业形象,也关乎中国形象。(今豫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