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舆情研究 > 正文

当前网络传播格局发生深刻变革,全媒融合、万物互联,网络应用圈层化、短视频风靡,导致网络舆论生态纷繁复杂。线下民生诉求、社会矛盾、突发事件、负面新闻、违法违纪等事件传递至线上形成社情民意,交织多元价值观点传播扩散,网络热点层出不穷。

突发事件应对、舆情处置的关键策略已成为各地党员干部媒介素养培训的“必修课”,同时亦不乏国内主流媒体与舆情工作者经常普及舆情处置应对方法论。例如克服“舆情恐惧”、网络舆情为何会“一删了之”、处置“舆情”先要做好“事情”、人们期待怎样的“官方通报”等文章。

即便如此,极个别热点突发事件仍然存在回应不及时、处置失当,导致网络多维翻炒、舆论质疑声盛、负面信息迅速传播,影响政府声誉和属地经济社会秩序。

为何诸多舆情理论转化不成实践应用,以供各地党政部门借镜。为何舆情处置应对中同样的错误又在其他地方屡见?究其根因,舆情处置应对是一项极其庞大复杂的工程,舆情工作通常喜欢“向下管理”,忽视了“向上引导”。

网络舆情处置实操中常见的高位问题:

一是舆情恐惧症。当前人民群众积极透过互联网参与公共生活、表达诉求、行使监督,主流舆论引导面临风险和挑战。网络信息传播渠道多元隐蔽,各种社会民生诉求、负面新闻、突发事件、违法违纪行为都存在以点及面、提档升级的发酵风险,舆情事件经由互联网广泛扩散,往往令人猝不及防。在移动互联环境中网络信息爆炸式传播,少数地方党员干部缺乏舆情处置本领与意识,存在抵触侥幸心理,职能部门统筹协调配合不够,应对欠妥,极易患上“舆情恐惧症”。工作疏漏等不良现象在社会舆论“围观”之下,放大成为影响属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问题,而舆论争议背后更多的顾虑还有问责。

二是舆情洁癖症。为应对网络舆情的突发性、隐蔽性、不可控性、多变性,各级各部门基本都建立健全了网络舆情管理机制,舆情处置应对体系完善,组织层面讲究联动配合、人员层面注重专业专职、时间层面要求全时应急,少数地方党员干部更是将网络舆情管理工作放在高位。由于移动互联网平台的交互性,网络信息存在负面偏离的可能,少数地方党员干部出现了舆情洁癖。比如禁不住社会民生诉求的一丁点“风吹草动”;不允许网上出现任何属地热搜话题;不允许网络正面宣传出现任何负面跟评。相较网络聚光灯下出“岔子”,倒不如“低调”平稳进步。

三是舆情三板斧。网络信息监报、研判预警、处置应对、善后监管,舆情处置全链流程周期较长,舆情事件在研处期间隐患仍存、不确定性风险增加,极易被巨量网络舆论声量秒级炒作放大,导致舆情处置应对难度徒增。终日提心吊胆害怕节外生枝,不若“处小处早”,先解决“提出问题的那个人”。少数地方党员干部不管应对突发事件中的网络舆论海啸,还是管控尚未发酵的风险帖文,总会第一时间想到舆情处置的“三板斧”(删、封、堵)。此举作为舆情管控措施,其在应对虚假有害信息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我们更应该看到此类管控模式对于削减巨大负面声量收效甚微且行政成本耗费较大、网信工作人员面对“三板斧”任务时的无所适从、帖文管控直接导致舆情发酵反弹。比如一删多发、东删西发、文删影发、早删夜发、内删外发等。

做好舆情工作,我们更需要“向上引导”:

一是网络传播规律思维的引导。新时代各级党员干部懂网、触网、用网,是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应有之义。我们要引导党员干部强化互联网思维、培育开放平等意识、悟懂网络传播规律。互联网并非洪水猛兽,百害而无一利。网络信息“去中心化”传播,同时也为政府部门问计于民、下情上达提供了新渠道。党员干部正确区分多重信息变量,识别真实民声民意、摒弃舆论噪音,用好社情民意汇集池里的意见与反馈,化舆论被动为舆论主动,将有利于凝聚网络空间共识、弘扬主旋律,守稳守牢网络意识形态阵地。

二是网络舆情处置工作的引导。当前各地基本建立健全网络舆情管理机制,我们要引导党员干部激活网络舆情处置联动协同,熟悉网络舆情处置应对工作流程,提升网络舆情监测报告、研判预警、处置应对的能力与水平,共同构建清朗网络空间。其将有助于涉事单位、媒体、网安、网宣跨部门跨领域网络综治合力形成,网上舆情处置和网下事件处置相结合,牢牢掌握舆论场主动权和主导权,避免涉事单位网络负面舆情汹涌,网宣部门多次预警无果还被领导认为工作没做好;避免不合理不合法的民生诉求反复翻炒,相关部门不敢旗帜鲜明引导;避免舆情工作人员面对海量网络信息,不注重舆情趋势研判质量,不舍昼夜的形式主义数据评估报告。

三是网络舆情组织保障的引导。关于网络舆情处置应对的方法论比比皆是,我们要引导党员干部多多关注网络舆情工作人员的物质与精神保障。互联网3.0时代到来,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迅速发展,网络舆论生态格局复杂多变,做好网络舆情工作除了构建激励奖励机制、强化网络舆情队伍建设,更需要强大的物力支撑,软件应用工具适配升级。舆情工作人员常年7×24小时挑灯夜战于网络舆论前阵,粮草充足无疑是舆情处置应对妥善的最好保障。

应对网络舆情,我们如何不“杯弓蛇影”也不“投鼠忌器”,如何敏捷响应又不过度敏感,尽量“向上引导”或许才是最优解。

做好舆情工作更需要“向上引导”:等您坐沙发呢!

发表评论

快捷键:Ctrl+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