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舆情研究 > 正文

二○一五年截止,我做网络工作也已四年有余了。对于这份工作而言,本人有几分热爱,几分疲倦,更有几分思索,今天,我们就来谈一谈网络工作。

在谈网络工作之前,我们很有必要先厘清社会总舆情场(现实社会舆情场、虚拟世界舆情场)、各舆情场的主要媒体以及受众人群是什么?这几者之间的关系究竟怎么样?近而才知,为什么我们要做网络工作,为什么我们要重视网络工作,那末,网络工作又应该怎么做。

当前社会总舆情场的基本情况是保持着积极健康向上良好态势,但仍然存在着不少复杂形势。简单言之,当前社会舆情良好态势主要有以下两点:一、国内:推进体制改革、文化建设,坚持反腐节俭,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许多政策措施逐步落实,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国民对社会经济发展充满信心。二、国际:营销高铁、创设亚投行,积极开展全方位外交,妥善处理与地区、主要大国之间的复杂关系。加快人工岛礁建设,坚决维护我南海、东海领土主权和核心利益。经济总量跃居世界前列,也门及时撤侨等。使海内外中华儿女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和凝聚力、向心力进一步增强。

我们在充分肯定社会舆情的主流积极健康向上一面时,也要清醒的认识到,其更有其复杂的形势:

一,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相适,导致各类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凸显并难以解决,经济社会热点事件时有发生,易影响社会和谐稳定,潜在改变人们对主流价值的认同,消极不满情绪日益增多。当前社会上消极不满的情绪较为普遍,如:对人与事不满的偏激情绪、对社会环境与自身发展的焦虑情绪、对社会环境与生活环境感到不安全的情绪等等,其中,尤其是仇官、仇富等情绪有所蔓延。这些情绪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因为干部作风不正,贪污腐败引起的,有的是因涉及到个人利益问题处置失当引起的,有的是由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矛盾引起的。这些消极不满的情绪,对社会思想意识造成的负面影响潜移默化,直接影响到人们对主流价值的认同,影响到对党和政府的信任。

二,传统媒体式微,移动互联等新型媒体快速发展带来新的信息环境,外来思潮、西方意识形态价值,非主流文化等错综交织,对社会主流价值与文化产生较大的影响。传统媒体宣传固化滞后,信息消费吸引力下降,移动互联等新型媒体快速发展,摧生了新的虚拟社会舆论生态环境,以至传播模式、组织动员、交流互动等方式发生了新的、大的变革,给社会管理和意识形态等领域的工作带来了多方面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在现实社会舆情场固化的情况之下,新媒体的多元、多样快速发展,社交微博、网站论坛、即时通讯等平台形成了与现实社会舆情场相对隔离的虚拟世界舆情场。两大舆情形态模式共存且相互影响,使社会总舆情更为复杂、多变、管控。(二)现实社会舆情场是建立在透过传统媒体(电视、广播、报纸、电台)的传播信息基础之上,舆论信息通过层层把控且覆盖面广,受众对于信息的互动、交流等限制性强,话语权单一。虚拟世界舆情场则是基于社交微博、网站论坛、即时通讯等网络、手机用户平台,其打破了信息传播门槛,使普通个体的话语权能够得以展现,做到了全民参与、大众麦克风,传播快,覆盖广,社会动员能力强。与此同时,其产生与衍生的文化内容更为繁杂,主流、非主流、高雅、低俗没落、社情民意等,各种文化相互渗透,令人难以辨别,极易影响受众的思想价值观念。再者,据相关数据统计,到目前为止,我国网民规模已超过5亿,互联网的普及率达到了36.2%,超过三分之一的中国人成为了网民。手机用户近9亿,是美国手机用户的近三倍。中国成为名符其实的全球新媒体用户第一大国。(三)西方对华的网络意识形态领域输出渗透从未间断,且手段更为多样复杂。

在新媒体管控机制建立尚未完善的情况下,巨量的网络用户形成的虚拟世界舆情场,使我们不但要做网络工作,更要做好网络工作。我以为网络工作主要以下几个大的方面:一,建立与规范网络秩序。二,健全网络舆情处置机制。三,加强网络宣传,构建全媒体。

一,建立与规范网络秩序。面对网络新媒体时代全民参与,人人都能发声,网络文化内容纷繁复杂,传播快、覆盖广等特性,建立一个良好规范的网络文明秩序,一个乱中有序的主导话语权,是必然的事。

(一)规范网络秩序,必须要有相关法律为依据。《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加强互联网领域立法,完善网络信息服务、网络安全保护、网络社会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依法规范网络行为,为全面推进网络空间法治化规划了蓝图。

(二)规范网络秩序,必须要把依法管网、依法办网、依法上网三者必须相结合。规范网络秩序,脱离不了依法治网,用法治的思维推动网络空间法治化。相关单位加强依法管网。如:(1)整合规范党政序列、新闻单位等相关网站。(2)加强属地内网站登记备案、监管以及相关管理。(3)适时对办网从业人员进行法律政策宣讲。(4)制定相关文明上网规范,并加强宣传。2.办网者应依法办网。(1)办网者应该了解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知识。(2)加强自身网站建设与管理,明确制度化。(3)提高内部从业人员相关管理素质。(4)保护上网者隐私、权益等。3.依法上网不可“违法”。如: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文明理性上网,不造谣、传谣、信谣等。只有网络管理者、网络主办者、网络使用者都树立法律意识、依法规范行为,才能建设出一个健康、有序、和谐的法治化网络空间。

(三)规范网络秩序,必须依法打击不法作为。畅通网络违法举报渠道,建立相关举报奖励机制。2.清理整顿、依法打击、关停部分网站。如:未履行备案手续的网站;不具新闻资质且发布新闻的网站;借虚假新闻,以有偿删帖进行敲诈的网站;发布未经证实的虚假消息,散布不良言论的网站等。3.严厉打击网上造谣、传谣行为等。

二,健全网络舆情处置机制。产生网络(热点)舆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因为个体权益受到损害投诉无门的,有的是因为诉求个体对有关部门处置不认可的,有的是因为对相关政策表达个体意见建议的,有的是因为干部作风不正,贪污腐败引起的等等,如果这些舆情得不到妥善的处置应对,其将直接影响群众到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当前的应对方式主要有几个方面。(一)统一理顺机制、编配人员、设置有效监督方式,网络舆情的处置应对才能从根本上得到保障。1.统一理顺机制。网络舆情虽也属于信访范畴,但有的地方这块业务却属于网信办管理,那末,究竟其该不该归由群工局管理?故理顺机制,规范统一的权责很重要。2.编配人员。落实人员也是网络舆情处置应对的重要保障,有些地方一人身兼数职,可谓有心无力。3.设置有效监督方式。网络舆情的处置应对工作干的好不好,还要看领导重视不重视,这是一个普遍现实。领导重视,党委政府各部门积极处置应对;领导不重视,有的部门对于网络舆情基本不闻不问,除非产生网络突发热点事件。网络舆情处置机制是高位求进,还是平稳运行,这是一个问题?有的地方将网络舆情处置应对工作纳入了年终目标考核,但也收效甚微。有效的监督方式是当前一个值得思考与有待解决的问题。(二)建立大舆情处置机制。1.构建网络舆情信息监管处置工作流程,已经形成比较高效、有序的一体化运行机制。如:网络舆情监管机制;网络(突发)舆情评判、预警、处置机制;网络舆情定期数据分析研判机制等。2.构建网络舆情处置平台,网络舆情尽可能本地平台处置,外地平台涉属地舆情积极回应。如:各部门官方网站开设诉求信箱;培育本地人气论坛;开设官方微博、微信等;3.建立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以应对网络突发热点事件。

三,加强网络宣传,构建全媒体。新媒体时代,全民参与,大众都能发声,那末,要想决定社会舆论的方向,那就需要我们主动掌握网络传播话语权,加强网络宣传力度。(一)加强各部门的官方网站建设,推动政府公众信息上网,便于民众查阅。(二)地方网络电社台、新闻网、报纸网媒化、手机新闻报、手机APP等重点开发,集中力量打造可管可控的网络新闻源单位阵地。(三)透过官方论坛、官方微博、微信宣传党和政府的政策。(四)对本地的好人,好事,美景,传统节庆活动等进行网络宣传,网民易于接受,网络环境也会积极向上发展。

谈一谈我对网络工作的认识:等您坐沙发呢!

发表评论

快捷键:Ctrl+Enter